三明首个风力风电场在宁化建设 现场图来袭
在游泳這項運動,你是否常常聽到一句話「自由式也可以稱作為捷泳」,到底自由式跟捷泳是甚麼關係?兩者各又代表甚麼意思呢? 自由式(Freestyle)其實是正式比賽項目的其中一種,該項目的比賽規定是「比賽選手可以採用任何姿勢進行比賽」,而大家現在常見到的自由式泳姿真正的名稱叫「捷泳」,只是因為捷泳是現今已知最快的游泳方式,因此在可以選擇任何姿勢參加比賽的情況下,大家普遍會選擇捷泳進行比賽。
Photo Credit: CCC創作集提供科幻漫畫大師松本零士畫起軍事漫畫也是毫不含糊,他的《戰地啟示錄》充滿對人性的思索。日本男孩嚮往被刻意操作的形象塑造,耳濡目染被篩選濾過的偏頗觀點,各個成為「軍國少年」發憤報國。
就媒材特性而言,漫畫最能發揮魅力之處,便是呈現現實鏡頭難以捕捉的畫面構圖,像是潛艦發射魚雷、戰機發射飛彈,以及交戰場面運鏡、裝備操作細節等等。在臺灣服過兵役的人都很清楚,牆裡牆外根本就是兩個世界。對於這些日常生活不易接觸的事物,透過各種媒材重現其形、神往其境,或多或少都在男生的成長歷程留下足跡。當他們順勢走上戰場,才終於發現真實世界的殘酷模樣。這股潮流起源於兵器擬人化的創作風潮,繪師們擷取兵器結構中的機械要素與迷彩塗裝等特色,將之「安裝」在可愛的美少女身上。
原本剛硬死板的軍武話題,透過美少女角色點題呈現,竟也能夠吸引原本身處「圈外」的族群前來一探究竟,促成戰線日益擴大。Photo Credit: 日本國會圖書館典藏清原ひとし《漫画の肉弾》以日俄戰爭為背景,主角是一位志願參戰的少年,立下大功升為少尉,最後英勇犧牲。運輸及倉儲業年減3.39%最多,也是受到疫情衝擊。
2020年女性薪資中位數增幅較男性高、40至49 歲為最高薪資中位數年齡 另一方面,主計處指出,2020年女性薪資中位數增幅較男性高,女性全年總薪資中位數為46.8元,男性為53.2萬元。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。至於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、住宿及餐飲業、其他服務業、教育業(不含公私立學校等)都未達40萬元。不過今年5月中為期2個多月的三級警戒,影響的面相又更廣更深。
2012年以來,女性總薪資中位數增加16.55%,高於男性的11.15%。製造業年減0.27%,但細項產業也有差異,像是電子零組件總薪資有增加,基本金屬、機械設備、紡織業則減少。
主計處表示,兩性之間薪資差距逐漸縮小。進一步觀察各行業情況,2020年電力及燃氣供應業受僱員工全年總薪資中位數110.7萬元,金融及保險業96.9萬元,出版、影音製作、傳播及資通訊服務業71.5萬元,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、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都超過60萬元她回憶道,那些遠在中國的領導們,都特別喜歡在深夜發郵件關心工作進展,就連周末和公共假期也不例外。還可留言與作者、記者、編輯討論文章內容。
Photo Credit: iStock 沒有真正的休息時間 西方企業推崇的工作與生活的平衡(work-life balance)模式,似乎難以在中國企業內實踐。「你當然可以暫時忽略老闆的提問,但你確定你能在得知老闆著急等待答覆的情況下,依舊放鬆身心休息?」 至於為人詬病的996模式,受訪員工表示,加班加點雖然是中國企業的常態,有時也有可能要從早上9點工作到晚上9點,但周六目前都無需上班,最多只能稱之為「995」。」 大多只能簽訂1至3年的僱用合約 在中國企業內,想要成為一名正式員工(permanent staff),必須在崗位上工作1至3年後,才有機會獲領導青睞而「轉正」。一般來說,本地企業會先開出正式員工的職位。
」 他表示,華語流利的本地專才也許才是更好的人選。此現象與新加坡本地企業的做法大相徑庭。
然而在招聘廣告滿天飛的當下,一些新加坡打工族卻申訴他們不太能適應中國公司的工作步調。選擇飄洋過海到新加坡設立區域總部、開拓東南亞市場的名企逐年遞增。
不過其中一名受訪員工指出,她估計這項決定需要些時日才能正式運行,畢竟騰訊內建員工系統和文件目前大部分還是以華語為主。由於不少受訪者擔心職業發展受阻,公司亦沒有授權他們接受媒體採訪,因此多選擇不透露真實姓名與身份。有三名字節跳動員工告訴《CNBC》,中國科技公司的等級制度大多是扁平的,很少強調頭銜或職位。這有利於下級對上級的有效溝通,增加企業活力。不料,開始在騰訊工作後卻徹底刷新他的認知。一名騰訊員工說,在中國科技公司就職的新加坡人必須做好長時間工作的覺悟,尤其是那些經常與中國總部接洽的職位。
若成功推薦主管級以上的資深同事加入公司,正式員工所獲得的報酬,會比合約制員工高出整整三倍。一些受訪員工透露,除了無法保障日後能否獲得續聘,無可避免得承擔一定的失業風險,合約制和正式員工的不同點也體現在員工福利上。
例如,華為有兩套員工推薦獎金(referral bonus)機制。然而,由於受中國法律的約束,中國雇主通常不能以業績不佳為由辭退員工,因而設定了具有僱用時限的合約,藉此保障企業利益。
廣納本地專才也成了這些公司的首要任務之一。實際上不少中國籍同事都兼備雙語能力,能隨時調整切換。
據悉,這種做法也被移植到新加坡。「這是很有壓力的,尤其是當你需要表達某個觀點,自己蹩腳的華語根本無法傳達實際意思給對方。除了工作時間,她也得隨時待機,沒法真正休息。部分中國企業也會特別關照正式員工的福利。
華語是辦公室裡最常用的語言,英語根本無用武之地。合約制員工惟有努力向上,躋身正式員工的圈子,才能享有同等待遇。
必須適應純華語的工作環境 一名曾在騰訊工作的新加坡籍男子說,當初他面試職位時,人事主管曾向他保證,工作用語將結合華語和英語,所以當時認為自己華語能力尚可的他,才放心選擇入職。據悉,騰訊目前有意在海外國際部門試用英語交流,並作為工作日常媒介語。
一名任職華為的新加坡籍員工說: 「如果你更傾向於說英語,中國同事也可以用英語交流。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。
新員工在初入公司的3到6個月試用期若表現達標,就能順利轉正,無須簽訂具有時限的僱用合約。另一名在騰訊工作的新加坡籍員工則透露,與中國總部技術或財務部門對接的工作討論、會議或培訓,基本上都以華語進行交流,長久下來令他感到無所適從。有四名就職於華為的員工告訴《CNBC》,中國企業有午睡文化,經常可以看到同事們集體在午餐休息時間趴在辦公桌上打盹補眠。疫情期間即使居家辦公,不少主管也會規定員工早上9點準時上線開晨會,討論接下來一整天的工作事項。
其中一名員工說,他可以隨時與集團副總裁交換意見,不用擔心對方擺架子或不採納意見。」 另一些受訪者則認為,語言障礙影響不大。
午睡文化扁平化的管理制度 相較於上述的職場文化衝擊,受訪的新加坡籍員工也提出了以下幾個頗有趣的觀察。遠到而來的中國名企真如一般人設想的,將「朝九晚九、每週六天」的996工作模式照搬過來讓員工加班加點,還是實際上為本地帶來了嶄新且良好的辦公文化? 美國《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》(CNBC)日前訪問了10名已離職或在職的新加坡籍員工,一窺他們這些年在中國科技公司都經歷了哪些職場文化差異。
延伸閱讀: 新加坡就業調查:2020年新鮮人全職工作比例下降,五分之一從事兼職 我在新加坡體驗全世界,也吞下職場震撼彈 研究報告指「星國一個家庭每月預算約13萬新台幣」,引來正反兩極評論 責任編輯:吳象元 核稿編輯:杜晉軒 【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】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,每週獨享編輯精選、時事精選、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。我們試著尋找折衷辦法。
评论列表